尊敬的各科研机构、产业伙伴、行业协会及技术转化服务单位:
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成果在复杂场景中的转化落地能力,增强云拓奖评价体系对“应用成熟度”与“多方适配性”的辨识度,云拓奖秘书处于2025年8月12日正式启动“多源场景验证机制”试点工作,推动场景协同验证纳入成果评价流程,构建更加贴近实际转化路径的评估维度。
本次机制启动,系继“复议机制补强”“推荐责任制度试点”之后,云拓奖对评价工具体系的又一重要优化,旨在回应各类申报单位对“成果适配性”和“真实可落地性”评价指标的关切,同时完善奖项对于应用型技术成果的识别力与支持力。
一、机制定义与试点目标
“多源场景验证机制”是指在申报材料初审与复核阶段,引入两个及以上产业端或用户侧验证主体,共同参与技术适配性评估,从实际应用反馈中判断成果的市场可用性、部署难度及拓展空间。该机制不以商业合作为前提,而以独立验证和多角度反馈为核心,确保评分具备产业视角与用户感知。
试点阶段将优先在以下技术赛道开展:
1. 医疗健康设备及诊断系统
2. 智能制造过程控制系统
3. 绿色能源材料与装备
4. 数据智能与应用算法平台
二、参与单位构成与职责分工
验证机制试点由“技术申报方 + 独立验证方 + 场景协调方”三类单位组成,各司其职:
技术申报方:提供成果应用技术资料、典型应用案例与开放验证接口;
独立验证方:为具备行业应用经验的企业、机构或终端用户单位,不与申报项目存在直接经济关系;
场景协调方:由云拓奖秘书处指定的第三方平台、行业协会或智库机构负责衔接资源、规范流程并提交评估反馈。
三、反馈内容纳入评审维度
所有验证反馈将以标准化模板提交,涵盖但不限于以下维度:
1. 技术对接成本及部署周期
2. 在场景中运行的稳定性与边界条件
3. 用户侧使用体验、迭代建议
4. 存在的问题点及落地挑战
相关反馈将不直接计分,但作为评审小组“定性研判”与“适配性考察”的依据之一,并在评分复议阶段提供佐证支撑。
四、申报渠道与进度安排
“多源场景验证机制”将在2025年9月全面接入云拓奖在线申报系统,并设置可选填入口,供自愿申报项目补充验证资料。试点将在2025年12月完成首轮制度评估,届时将汇总机制运行报告,并就其是否常态化纳入评审流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
五、推进多元协作型评价生态
云拓奖一直倡导“技术可转化,不止技术可行”,坚持推动跨机构、跨行业、跨角色参与机制。此次机制试点,是对技术成果评价逻辑的延展,也是对行业共同参与标准构建的积极尝试。我们诚邀各行业用户、技术平台与协会组织积极参与,共同探索更加接近真实场景的技术成果价值评估体系。
云拓奖
2025年8月1日